学术论衡(特约主持: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
“老三篇”的修辞艺术 李春阳
历史考古的新观点(之七)
“野蛮社会”“农业革命”和三分期理论的修正
陈明远 [美]金岷彬
学科新探(特约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
现代性文学的“主体”史学传统 杨新立
诗何以“观”而不“听”——孔子“诗可以观”补释
余群论陆游《老学庵笔记》的艺术特色——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赵永平生生之美——论老庄美学与海德格尔现象学之会通
肖 朗本土微电影中“梦想叙事”图景的构建 贾雯霞
莎士比亚的经典化及其挑战 文 辉
李小均试论艾略特的文化传播观 李兆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研究
的路径与发展状况 杜爱玲
学术评论(特约主持:清华大学教授许章润)
重提“李约瑟问题”的现实意义 李 工
张仲礼对太平天国前后绅士估算的表述及适用性 沈登苗
学界人物(特约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
“亚财政”与历史周期律 洪振快
李锐先生 周 实
学人随笔(特约主持:北京大学教授李剑鸣)
由“西欧的教堂真多”所想到的 刘瑞芳
“行走西欧”系列之六
圣马可广场:经济与宗教在时空中交汇 陈为人
言论的自由与边界 胡应泉
学者论坛(特约主持: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吴忠民)
平衡性逻辑:乡村社会组织成长路径的中国模式
——以渝东北Y村“乐和家园”为例 王 栋 郭学军
董湘琴《松游小唱》:最后的边塞长诗 张 起
学界观察(特约主持:中国科学院教授李醒民)
社会转型视域下收入分配改革新思考——基于社会改革的维度
李志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的缺失及其解决途径
吴 洋当代中国法科教育的均衡模型——以创新力的养成为中心
廖奕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三策”探讨 饶志华 余晓鹰
在事实与意义之间:八路军总部在武乡的记忆与意义
段建宏共产主义是绝对精神的政治幻象吗?
刘建卓基于城市经营视角的创新系统建设研究
林昌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探索 李自维 赵小鲁 王 宁
略论中国古代的五刑制度 陈佳维
书林评介(特约主持:清华大学编审仲伟民)
传统资源、现代制度与基层治理的未来——《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的启示
刘 涛
本刊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