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明海英 李美虹字号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图书首发式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举行 本网记者明海英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李美虹)4月11日,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出版社主办的《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图书首发式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举行。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忠家,长江出版社社长赵冕出席并致辞。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介绍图书相关内容。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湖北大学湖北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史金平作为专家学者代表发言。张忠家和赵冕为图书首发揭幕。图书首发式由长江出版社选题策划部张琼主持。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1—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总体均值从2011年的28.71上升至2016年的45.92,增长17.21百分点,增长率59.94%,年均增长9.85%;上中下游年均增幅分别为13.01%、10.55%、8.16%。
从经济绩效、经济结构、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社会共享五个维度来看,下游地区各个维度的得分值全部领先,其次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又次之;上游和中游地区在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在长江经济带平均水平以下,下游则在平均水平以上。从得分增幅上来看,在经济绩效、科技创新、社会共享三个领域,呈现下游地区增幅最快、中游地区居中,上游地区垫底的状态。经济结构得分增幅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中游地区增幅最高,其次为上游地区,下游地区增幅则最慢,且中游地区和上游地区在平均水平之上,下游则在平均水平以下。中游地区经济结构增幅的大幅上升,得益于近年来长江中游地区积极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中游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绿色环保领域则仍是下游地区增幅最快,但上游地区超过中游地区增幅居第2位,中游地区增幅最慢,且中游和上游增幅仍低于长江经济带总体水平,下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总体水平以上。上游地区的绿色环保增幅的大幅上升得益于国家“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上游地区生态屏障作用越来越重要,使得上游地区绿色环保领域增幅逐渐超过中游地区。
创新驱动方面湖北中游领先 部分指标接近上海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科技创新无疑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核心驱动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江苏、浙江、上海和安徽科技创新指数居长江经济带前四位,湖北、重庆分别列第五和第六位。湖北、重庆作为长江中游、长江上游省份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省份,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万人拥有规模以上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等科技创新投入接近上海市水平。从万元GDP技术市场交易额来看,上海位列第一,湖北紧随其后,这说明湖北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和科研市场潜力。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科技活动项目(课题)数来看,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北科研活动活跃。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区域不平衡问题突出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显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区域不平衡问题突出:一是下游的上海、江苏、浙江高质量发展指数及5个维度得分均处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前3名,高质量发展指数得分最高的上海是上游云南得分的3.51倍,下游地区得分均值是中游地区的1.66倍,是上游地区的2.20倍。二是中上游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不足,指数得分一直在长江经济带平均值以下。三是科技创新能力省市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排名最后一名的云南省的得分不及第一位江苏的1/4。四是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并存,长江经济带人口密度从120人/平方公里(云南)到3850人/平方公里均有分布,绝大多数省市人口密度超过全国人口分布密度;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忠家出席并致辞 本网记者 明海英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