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化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日益完善,县域经济日益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县域消费也日益成为新时期的消费力基石,深度挖掘、充分释放县域消费潜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当前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河北省作为县域大省,县域消费力量逐步形成并不断壮大,县域消费潜力巨大,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充足。但也面临收入水平仍然相对较低,财力有限不能消费;社保体系不够健全,后顾之忧较多不敢消费;商业体系不够完善,获得感不强不愿消费等瓶颈。本文在分析我省县域消费潜力和面临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提振消费信心、完善消费激励政策、打造丰富消费场景、完善消费配套设施、优化消费环境五个方面进一步激发我省县域消费潜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河北省县域消费潜力巨大
县(市)数量众多,县域人口密度大,是河北省县域消费的坚实基础。河北省县(市)数量为118个,仅次于四川省,居全国第二位,县域总面积15.9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84.4%。县域常住人口4828.2万人,占全省人口的64.7%,县均40.9万人,比全国县均多1.03万人。巨量的县域人口形成了庞大的消费力量,为进一步释放河北省县域消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近五年来,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带动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也逐年提高,可见推动河北省县域消费特别是县域农村消费潜力巨大。
县域人口消费观念改变,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双提升,为河北省县域消费增添了强劲动力。随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已经由满足数量要求转向满足质量要求,由实物消费为主转为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追求更多元化、更高质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支出不断提高,且2019—2022年城乡人均支出差距呈缩小趋势,显示出河北省县域人口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不断提升。但2022—2023年,河北省城乡人均消费支出差距扩大,显示出近两年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趋于保守,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前提下,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和释放。
县域商业体系不断完善,为河北省县域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方面,品牌连锁店入驻、新消费业态下沉,咸鱼消费场景更加丰富。“半小时送达”“一刻钟便民圈”“连锁品牌首店”等即时零售新业态的发展,屈臣氏、永辉超市等连锁品牌下沉,河北县域消费新潜力接连释放。另一方面,河北省扎实推进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持续促进农村消费。近年来,全省下辖1598个乡镇,乡镇开设包括超市在内的乡镇商贸中心覆盖率达76.3%。此外,河北省持续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针对河北县域特色产业众多的实际,引导各地将放心消费创建与区域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放心消费与产业发展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为河北省县域消费提供了有利条件。河北有20多个县(市)毗邻北京、天津,受京津辐射带动效果明显。一方面,可以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为县域消费提供更加可靠的收入保障。另一方面,良好的区位优势更有利于实现消费业态、知名品牌下沉,促进商业体系的完善优化,为县域消费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再一方面,受人才回流的影响,河北县域毗邻京津,可以吸引更多有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年轻人返乡,推动河北县域消费力量不断壮大。
河北省提升县域消费水平面临诸多瓶颈
虽然河北省县域人口数量众多、收入稳步提升、消费观念改变、商业体系不断完善、毗邻京津优势更加显著等因素彰显出河北省县域消费潜力巨大,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充足,但充分释放县域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
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导致财力有限不能消费。虽然近年来,河北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稳步上升,但2023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而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88元,与全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县域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直接影响河北省县域消费水平的提高。
社保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后顾之忧较多不敢消费。我国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但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制结构,农村社会保障存在体系不健全,覆盖范围不广等问题,农村居民储蓄意愿较高。加之经济下行压力,未来收入预期较弱,农村居民收支结余逐年增加,消费动力不足,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商业体系不够完善,导致获得感不强不愿消费。尽管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推动和努力下,河北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当前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仍存在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商业环境有待改善、优质产品不足等问题,导致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体验感较差、获得感不强,消费意愿减弱。
激发河北省县域消费潜力需要多方发力
要建立和完善扩大县域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获得感强想消费、消费场景丰富乐消费、消费环境优愿消费。
不断提振消费信心。增加收入是基础,完善社保是关键。充分利用发挥京津冀一体化区位优势,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继续做强本地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以此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户与市场的对接,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拓展农业功能,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扩大农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结构,提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使县域内人口特别是广大农村人口收入提高能消费、无后顾之忧敢消费。
进一步优化完善消费激励政策。抓住关键节点,关注重点产品,面向重点人群,及时出台针对性强的消费刺激政策。节假日发放特色农产品、文旅、新兴服务产品消费券;在大宗商品消费旺季加大对住房、汽车等大宗物件的补贴支持力度,特别是完善对农民进城购房的优惠支持政策;平时加强对日用消费品的消费促进力度。
打造更丰富的消费场景。拓宽消费渠道,推动传统消费与现代消费双提升,打造县城商业综合体,新建改造乡镇商贸物流中心,实行农村超市、小卖店、集市等乡村消费平台提升计划,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打造消费品牌,推动特色产业与知名品牌共同发展,实现一县一消费品牌,将本地特色优势产品打造成为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品牌消费品。
完善消费配套设施。完善县域内交通网络建设,扩大县域农村客运线路覆盖范围,提高县域内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加快形成“行有所乘、城乡一体”公交服务格局。加快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整合物流资源,促进快递物流下沉,县乡设置物流配送中心,村村配置快递站点;同时,提高县域内物流配送人员数量和素质,优化配送服务,提高县域内群众消费获得感。
优化消费环境。着力打造安全放心诚信的县域消费环境。一方面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各县成立专门的市场监管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组织市场抽查;同时加强消费维权服务站的建设与提升工作、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工作和消费投诉举办办理提效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引导,开展“冀有诚信,消费安心”创建活动,提高商家企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多管齐下,共同营造安全放心诚信的县域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