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致贺信(下称“贺信”),3月27日,“全国历史学专家学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历史研究与教学机构的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考古学、边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贺信精神,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就推动新时代历史研究繁荣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以下为参会学者发言摘要。
廖学盛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贺信指出,“希望中国历史研究院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充分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为推动中国历史研究发展、加强中国史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作出贡献。”在此,我就如何学习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谈一些体会。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说服人的过程中,史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历史学是具有说服力的学问。从世界历史上看,马克思创造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们必须更好地学习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用这一武器做好历史研究。因此,我们应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领会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历史学研究基础中的基础。同时,世界史研究者要尽可能掌握多门外语,搞好学术科研基本功。此外,历史学研究者需要宽广的知识面,既要精深,更要广博,唯有如此,才能探索清楚历史的共性和个性。
李伯谦
(北京大学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自己的文章和讲话中多次讲到历史科学,而贺信则是最为全面、系统、集中的一次。作为一个考古学家、一个历史科学工作者,我倍感光荣,同时也深知任务重大和艰巨。
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既涉及材料、理论方法,亦涉及必要的手段。就材料而言,除了传统的文献史料,亦需重视野外调查发掘的考古材料,通过社会调查获得的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材料,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就理论方法而言,马克思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是最重要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观察事物、分析材料无往而不胜,往往可以从看似杂乱无章的现象中发现规律、揭示本质。就手段而言,大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方法融入考古学,使中国考古学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对古代社会文明发达程度的认知。随着经济力量的提升和认识的提高,科技考古已经成为中国考古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科技考古研究室目前已成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文物考古机构的标配。
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需要历史学各分支之间的整合,亦需要汲取其他人文学科乃至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有关成分,使之融会一炉,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难分彼此的程度。当然,这种学科、学术体系亦需要通过与国外的交流,将之传播出去,让别人认识进而理解,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同时,历史研究包括考古学研究在内,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关起门来孤芳自赏自得其乐,而是要“充分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为政治服务。
瞿林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如果从读大学历史系算起的话,我在历史学的这个富饶的园地里,已经学习、研究了60年,不像青壮年同行那样有朝气、有创造力了。但是,当读到贺信时,受到极大鼓舞,内心好像燃起了青壮年同行才具有的热情。贺信讲到了历史和历史研究的重要性,讲到了中国历史研究院和全国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高屋建瓴、言简意赅,我读后感到振奋,也感到历史学和史学工作者任重道远。
就贺信中谈到的继承优良传统问题,我认为,在我们明确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历史研究的前提下,继承优良传统就成了事关全局的问题。继承优良传统是我们学术的渊源所自,是学术的民族性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风格和气派。就历史学而言,继承优良传统,就要深入、全面地研究史学遗产,发掘其优秀部分并对之做系统研究,汲取其中那些有生命力的东西,为当今中国史学发展提供滋养和借鉴。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有许多问题需要作深入的探讨。
中国丰厚的史学遗产,有太多的“精神宝藏”需要加以发掘、研究,并以其所得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相结合,为发展当今史学所用,创造新的成果,进而彰显新时代中国史学的风貌和特色。
马大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树立历史眼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正确的历史记忆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综合国力的重要基座。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民族精神纳入综合国力的范畴,将使我们的认知视野和工作举措从单纯物质文明的追求扩展到精神文明领域。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但归根结底,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竞争,即人的素质、民族素质的竞争。对于正在和平崛起的社会主义中国,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是当务之急,也是一件惠及千秋万代的宏大伟业。
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华民族一直处于持续不断的发展之中,国家疆土有割据时期,又有统一时期,统一与割据交替循环,国家统一发展始终是主流方向;不同民族发展既有博弈又有融合,交往交流交融始终是主流,最终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过去,才能把握当下和未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鉴古知今,学史明智。
史金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民族的角度研究中国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史学研究大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民族史研究的成就令人瞩目,是中国历史研究的亮点之一。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政策指导下,全国各地有关中国民族史的成果不断推出,包括各民族专史、地方民族史、民族关系史和全国性民族史的大量著述。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维护好民族团结,保障国家统一,才能有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
少数民族文献和文物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有特色的组成部分,既是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载体,也充分反映出各民族之间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当前民族史研究存在着理论研究欠缺、宏观研究薄弱、对现实问题关注不够的问题。在学科建设上则有研究人员逐渐萎缩、后继乏人的现象。希望今后得到改善和加强。
贺信大大激发了史学研究工作者的积极性,我们决心在民族史研究领域深耕厚植,不辱使命,在新时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葛剑雄
(复旦大学教授)
在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殷切的期望:“希望中国历史研究院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中国历史研究院和全国历史研究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历史学界的光荣传统,努力创造新的业绩。
1955年,毛泽东同志将重编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和整理标点《资治通鉴》的任务交给吴晗,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牵头成立了两个专门委员会,集中整合全国史学工作者全力参与。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完成了由先师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198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开始编纂。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一度陷于停顿,以致到目前仅出版了第一册,而包括编委会主任张友渔、总编纂谭其骧在内的绝大多数编委已逝世,还在世的四位编委中,最年轻的我已74岁。
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重新启动《国家历史地图集》后续工作,由我承担执行主编的职责。面对这项重大任务,我们认识到,一定要像当年老一代学者那样,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指导历史研究,始终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才能解决《国家历史地图集》所涉及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和welcome皇冠地址关于历史研究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也充满信心,决心在2021年完成《国家历史地图集》的后续研究、编辑设计,高质量出版《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二、第三两册。
郑师渠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读了贺信,我想每一位史学工作者都会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对史学与史学工作者的高度评价与亲切问候,令人深感光荣。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不同场合都曾反复强调要重视学习中国历史。他高瞻远瞩,认为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我们今天在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创新进取、永葆青春活力的活水源头,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和不可多得的资源。要理解贺信的深意,还需结合此前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史学研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活水源头,深厚的历史资源是更好地滋养和助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桥梁与中介。据此,史学工作者显然应当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于如何坚持“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即坚持“历史的认知与运用”相统一,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史学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指导;第二,史学研究的发展,包括推出具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与培养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离不开历史学学科平台的支撑;第三,历史的作用固然甚伟,但其中通过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历史课教育,以养成国民的民族认同感、爱国心和正确的历史观,却是最为基本也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胡德坤
(武汉大学教授)
贺信全面阐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治史观:一是明确了历史研究在社会科学中的定位;二是明确了加强历史研究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需要;三是要发挥史学的经世致用功能。贺信是新时期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是时代的呼唤,是国家发展的需求,是党和国家对史学工作者的期待,也是史学工作者职责之所在。就当代史学的经世致用问题,我认为,历史研究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要进一步拓展史学的经世致用功能。
史学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也是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变迁规律的学科。历史研究不仅具有经世致用功能,而且还能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进一步拓展史学经世致用功能。第一,历史研究必须明确为国家为现实服务的方向,才能做到经世致用。史学可以在象牙塔里做学问,但这还不够,还需要走出象牙塔,充分发挥经世致用功能,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第二,二战史研究需要与相关学科相配合,走学科交叉之路,才能更好地发挥经世致用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史观,挖掘和发挥史学经世致用功能,是每个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相信史学一定会在为国家、为现实服务中从“冷门学科”变为“热门学科”,历史研究一定会迎来更加繁荣的春天。
徐蓝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是我国史学界的一件大事,而贺信让我们再一次深入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做历史研究?我们为什么要从事历史的研究与教学?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过要重视对历史的研究。学习这些贺信和讲话,我想讲三点体会:求真、求通、立德。
第一,历史研究是“求真”的工作。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历史学是记录和解释人类从古至今一系列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对史家撰写的历史来说,其基本的要求是真实,即撰写的历史,首先要符合客观历史的真实,这是撰写历史的最高要求。因此,人们不断地研究客观存在的历史和前人撰写的历史,希望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也就是“求真”。如何“求真”?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各种阐释历史的范式研究历史,是使历史研究达到“求真”要求的重要途径。
第二,历史研究是“求通”的工作。所谓“求通”,就是要了解历史包括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世界的历史,了解它们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高度的。司马迁讲“通古今之变”,习近平总书记讲“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就要求我们在“求通”上下功夫。在这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第三,“立德”是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历史教育是推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思想、培育民族国家认同、凝聚历史价值观、完善人格品质、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人文素养、塑造社会道德、涵养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是“立德”的教育,也是历史学这门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戴建兵
(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贺信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力量,推动历史学科融合发展,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势必产生积极的推动、示范和引领作用。作为高校的历史研究工作者,落实贺信精神,要坚持“三个自觉”,为中国史学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自觉关注社会现实。历史学者必须有积极的入世态度,关注现实,分析现实,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围绕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围绕关系全局的重大学术前沿问题开展攻关,推出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
二是自觉突出中国特色。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史学研究上坚持独立思考,做到有思想、有灵魂、有立场,用中国的话语阐释人类历史,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研究范式,努力展现当代中国历史学独特的科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推出更多体现中国思想、中国精神、中国风格的学术成果,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贡献。
三是自觉做到立德树人。历史学科肩负着育人的重要作用。高校历史研究者,不仅要出精品、出力作,为其他社会科学提供支撑,还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引导他们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透过具体历史事件了解历史全貌和基本走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培育时代新人。
韩东育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贺信对进入新时代后,历史研究的宗旨、定位、使命、目标做了全新的阐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历史学科的重视,对广大史学工作者的殷切期望。要实现贺信中提到的“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充分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等目标,我想首先要提高的是史学工作者的自身修养。
刘知幾的“史才三长”——史才、史学、史识之说于学界有广泛共识,历来不乏褒赞、阐释之说,当然各家对此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的自序中阐释为“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我认为“才学识”的要求,在今天的语境中,其实是和“文史哲”三个学科呈一一对应之结构。不仅从传统意义上说文史哲不分家,仅从史才三长的要求而言,也决定了这三个学科紧密联系、互相滋养的关系。然而,如果我们仅满足于这三长,并以为如此便足够圆满,那就失去了历史学与生俱来的人格养成功能和社会改造意义。正因如此,章学诚所提出的“史德”,便当然地成为史学工作者的第四长。
第一,历史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义不是教条主义,而是立场、观点和方法。它十分注意消化吸收人类有意义有价值的全部历史文化及其智慧,无论是西方近现代史学理论,还是中国传统史学的精华,概莫能外。第二,要处理好新时代加强中国历史和文化研究、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迫切性要求与脚踏实地、笔笔有宗之历史研究实际之间的关系问题,坚持以事托理,论从史出。第三,既要察今知古,又要述往思来,既要立足现实,亦要放眼长远,既要胸怀祖国,也要放眼世界。第四,既要弘扬显学,也要兼顾冷学。弘扬显学,不是要无视冷学,而是要兼顾冷学,但要忌惮冷学显学化。内外兼修、动静相宜,才应该是学界的美景。第五,要增强“学科自信”,坚定自己对选择历史学科、做好历史研究以及身怀“上穷碧落下黄泉”、通晓上下五千年之绝技的高度自信,要发挥好新时代历史学科的强大功能。
陈文海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兼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welcome皇冠地址关于历史和历史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其中,具有系统性、全局性和纲领性意义的文献主要有两份,一份是2015年8月23日的《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另一份是今年1月2日的《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这两份文献各有侧重,一份放眼世界,一份聚焦中国,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围绕这两份文献,特别是后发表的以“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为题的这份文献,需要深入学习、深入研究、深入领会的主题有很多,这里仅谈两点体会。
第一,welcome皇冠地址关于历史学基础地位的拓展和加强。既然历史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那么,至少在整个社会科学范围内,历史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没有自身学科边界的共享性、通用性学科。正因如此,一切社会科学研究者也就都应该自觉地、主动地加强历史学基本素养,以此筑牢各门各类社会科学的根基。
第二,welcome皇冠地址关于历史学的学科格局。在新时代的当今中国,“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此来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我们应时刻警醒自己:不论是讲述“中国故事”,还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各种体系,都不应是我行我素的自言自语。只有让国门以外的听众信服、认可乃至自觉自愿地传播,我们讲述的故事和我们构建的体系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
按照贺信中的要求,中国历史研究院不仅要做好自身的研究工作,而且要承担起“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的使命。在这个方面,中国历史研究院拥有其他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拥有的特殊优势。衷心希望,中国历史研究院能够劈波斩浪,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开启史学研究的新航程,为国家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田澍
(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贺信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对新时代中国史学的研究提出了新希望、新要求和新目标,开启了史学研究的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贺信明确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要求历史研究工作者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使史学在资政育人方面真正发挥基础性和独特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21世纪提出“通古今之变化”,具有全新的内涵和特殊的意义。历史工作者要在新时代真正做到“通古今之变化”,首先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坚持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为己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只有立足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博采众长,才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推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塑当代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绚丽风采和展现永久魅力。
以史为鉴,在对历史深入思考中总结得失,汲取智慧,就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历史文化自信。而要增强文化自信,抵制崇洋媚外,只能从无比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底蕴中吸吮养分。也只有从历史文化中探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才能不断增强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思想定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使中华民族在新时代以充分的自信走向未来,以昂扬的斗志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杨共乐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既肯定了史学工作者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成绩,又对当代的史学工作者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认真学习贺信内容,深刻领会贺信精神。专家们在倍感鼓舞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大家都认为:贺信给史学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如何融合资源、把握特色,将贺信精神落到实处。经过深入思考,我们已经在下面几个方面形成了基本的认识。
第一,特色是存在的理由,特色也是为国服务的基础。第二,历史学要研究大问题。历史中包含着巨大的国家利益。第三,要加强理论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必须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突破,就没有穿透力。第四,要加强学术领导力量的培养。古人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从事宏大的工作,必须有学术远见的组织者、战略家以及能把事情做成的实干家。
黄爱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贺信中“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这一表述,深刻揭示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也充分阐明了历史研究的重要作用和当代价值。以史为鉴是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也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有了以史为鉴的观念。《诗》曰:“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战国策》记载说:“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孔子修《春秋》,极为重视历史对当代的警示作用,笔削褒贬,针砭时弊,故有“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之定评。综观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以史为鉴的观念早已嵌入民族的记忆,也融入民族的血脉,成为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而今,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历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鉴古知今,学史明智”,既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文化的揭示和阐发,更是对当代历史学发展创新的要求和期望。
强调鉴古知今,对历史研究特别是清史研究而言,尤具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历史与现实相通,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深刻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变化的趋势,使清史研究切实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每一个清史研究工作者应当重视的问题。
赵宾福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院长)
贺信对历史是什么、历史研究是什么、中国历史研究院的任务是什么,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和阐述。从传统、价值、作用、目标、任务等不同层面,对历史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具体要求、赋予了更高期望。贺信内容高屋建瓴、定位准确,必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如何看待历史、如何开展历史研究、如何做好中国历史研究院工作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
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是历史学的三个兄弟学科。新成立的中国历史研究院,就是要不断整合三方面的研究力量、适时凝练重大历史研究课题、不断促进历史学科融合发展、逐步提高历史学研究水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也是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和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历史研究要注意“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手段或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学理应在新时代、新思想指导下,充分利用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平台,不断加强与史学兄弟学科密切合作,全力发挥“历史望远镜”和“历史显微镜”作用,让人类历史这面镜子变得进深更长、面阔更广、影像更实、亮点更清,为“通古今之变化”奠定坚实研究基础,以“发思想之先声”作为光荣学术使命。通过发掘和研究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揭示历史规律,通过传承和汲取人类发展经验把握历史趋势,使考古学真正成为找回记忆、启迪智慧、继承传统、坚定信念、资政育人、面向未来的人民的事业,在人类历史的研究中继续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江林昌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
贺信为全国历史研究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贺信指出,“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如何实现这样的伟大目标?我认为如下几点我们应先做起来。
第一,建议中国历史研究院担当起全国历史研究顶层设计的重任,围绕国家发展需求,谋划全国性的重大课题(联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制定全国历史研究中长期发展规划,不仅明确近五年的目标,还在世界大背景下制定五年后乃至十年、二十年后的课题。
第二,建议中国历史研究院在体制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做出样板,从而带动全国。
第三,建议中国历史研究院创新评价体系,严格学术标准,破除种种壁垒,破灭种种弊端,团结全国历史研究工作者,不拘一格培养新时代的史学大师、理论大家、中青年新秀团队,推出新时代史学精品。
第四,建议中国历史研究院加强对历史研究工作者的思想境界教育,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或新设中国历史研究院培训中心,有计划有组织地举办中青年史学家学习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为内容的培训班。
张生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研读贺信后,我有以下三点感受。
第一,学习5000多年中国历史,鉴古知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笔者个人的理解,最大的“实际”,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珍视的中国人民5000多年的历史实践,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是深入理解中国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新时代各项工作所需智慧的典范。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今天,习近平一如既往地强调从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历史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学历史、用历史,不仅使我们获得极大的知识审美享受,也提示了全党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和不可取代性。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学界寄予厚望,历史学界当团结奋斗,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而努力。这些年,历史学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然而,这离总书记的期望还有相当的距离,期待中国历史研究院负起“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的担当,领导历史学界共同奋斗,“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充分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不辜负时代的要求、历史的责任。
方辉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贺信中提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这一对历史研究的定位,与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8月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的提法一脉相承,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的论断息息相通。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强调历史研究在众多学科门类中的基础地位。贺信所指出的“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更是把历史研究作为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重要特质予以阐发。这一论断,既是对建立在数千年成文历史基础上历史研究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一个世纪以来我国考古学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是新时代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论断。
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学与科研工作者,我们的感受是,当下提出“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是十分必要的。学科分类的细化、评估工作的实施,确实在某些方面有助于学科内部合理分工及学术问题的研究深化,但也应看到,过细的学科划分也带来了研究的碎片化、狭窄化和人才培养的单一化,不利于宏观历史问题的研究和历史学通才的培养。长此以往,也就不利于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
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有利于消除上述学科壁垒。我们相信,中国历史研究院能够承担此重任,通过统筹、指导全国历史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促进新时代历史学的繁荣发展,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作出应有的贡献。
杨红伟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作为一名高校历史学的教学与研究者,在学习领会贺信后,我感到非常振奋、很受鼓舞、深受启发、感悟良多。
第一,全面领会总书记贺信精神,是推进历史研究的理论之基。首先,“以史为镜,鉴古知今,学史明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历史目的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其次,“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研究的作用和地位的高度评价与定位。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提高历史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历史学科融合发展,特别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促进历史研究的战略性问题。
第二,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是推动高校历史教研的动力之源。贺信中强调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历史研究的定位,也是对高校历史教学与研究提出的殷切希望。因而,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学与科研的主要职能,在教学中促进研究的发展进步,在研究中回馈历史教学,相互依靠、互相融合,从而形成良性的共生的互动发展。同时,也要始终坚持和明确高校历史教育与科研的目的,要始终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全方位地贯彻到整个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之中。
第三,贺信明确了中国历史研究院在历史研究工作中的引领地位。贺信中强调“希望中国历史研究院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推动中国历史研究发展”,赋予了中国历史研究院引领者的地位。
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将继续发扬“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兰大精神,与中国历史研究院及全国各地的同仁们,齐心协力、紧密配合、共谋发展,共同创造我国历史研究事业的新的灿烂与辉煌。
王巍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
贺信中所包含的内涵十分丰富,蕴含的思想极为深刻,对发展中国历史学的重大意义、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中国历史学研究的方向与任务都做了明晰而深刻的阐释。
第一,对历史学研究对于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精辟阐述。贺信中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看望政协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讲到,包括历史学在内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观照现实,服务大局。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历史的真意就在于此,是把历史学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联系在一起。
第二,对历史学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作出了精辟阐述。贺信中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这是对历史学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地位所作的科学论断,具有极其深刻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如果说哲学是社会科学殿堂的皇冠,那么,历史学就是这座宏伟殿堂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或这个基础不牢,就不可能有殿堂的巩固和持久。
第三,对中国历史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贺信中指出,“希望我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历史学科融合发展,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段话包含着几层意思:1.继承优良传统。2.整合研究力量,推动融合发展。3.提高研究水平,增强创新能力。4.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趋势。5.突出中国特色,构建“三大体系”。这些指示为中国历史学和广大史学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既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又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第四,对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发展方向和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贺信中讲了几层意思:1.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2.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3.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既立足中国实际,又具有国际视野。4.产出精品力作(强调“有思想穿透力的”),培养学术大家(强调要“学贯中西的”)。5.推动史学发展、加强国际交流。6.再次对历史学的任务进行了具有文学色彩的概括: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最终概括为“知古鉴今、资政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语重心长、情真意切。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必定会成为中国历史学发展的里程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和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历史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定会迎来中国历史学创新发展的春天。
王震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重温贺信和“5·17”讲话,我认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课题需要研究。
第一,需要做“四个审视和总结”:一是要审视和总结近代之前中国的史学传统及学科体系;二是要审视和总结中国近代所建立起来的历史学学科体系;三是要审视和总结近70年中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四是要审视和总结西方近现代的历史学学科体系。这四个审视和总结属于调查研究,应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第一步要做的研究。
第二,需要研究原创性、自主性的问题。在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时,强化我们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是一个有效途径。这属于古为今用,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
第三,需要研究“洋为中用”的问题。“洋为中用”需与超越“欧洲中心主义”相结合。反对欧洲中心论与正确对待西方史学体系中那些合理的存在,应该辩证地对待。总的态度应是借鉴其合理的成分,依据中国的实际加以变通,然后将其合理的因素吸收到中国历史学体系之中,做出我们的创新。理论联系实际是检验西方理论的有效途径;扬弃是从“洋为中用”走向学术创新的重要环节。为此,当我们在审视和总结70年中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时候,对于历史学各个领域中那些在借鉴西方合理成分,并依据中国实际加以创新的学术成果,应予以整理,使它们在“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发挥作用。
卜宪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
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研究的重视、对史学工作者的关心是多方面的,而重视历史的借鉴作用是贺信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贺信中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这段话中“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借鉴历史”的表述,反映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借鉴观。
《诗经》中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左传》中的“禹、汤罪己,其兴也悖(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战国策》中的“前世之不忘,后世之师”,《荀子》中的“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初贾谊《过秦论》中的“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都是强调历史借鉴的重要意义。借鉴历史是中国历代史家写史、编史的重要出发点之一。中国历史上汉唐明清等强盛王朝的形成,也无不与当时的政治家重视历史借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历史借鉴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从多角度阐述了历史借鉴观的具体内涵:一是借鉴我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经验;二是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经验与教训;三是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四是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应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历史借鉴观的学习,并自觉贯彻落实在我们的科研教学工作中。
王建朗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学。中国素有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将历史作为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历朝历代史官史书皆有传承。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建立,又创造了一个新的高峰。如此众多的历史学家,群集一院,在中国历史上、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可以说,中国的历史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对于历史研究工作者来说,在备受鼓舞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伴随而来的重大责任。因为,历史这面镜子并不是自然呈现的,而是需要历史学者的精心打磨。漫不经心的制作只会出现粗糙的镜面,或是一个哈哈镜,呈现的将是一个失真的面相。
求真求实,是历史研究的基本要求。离开了真实,历史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生命。要真实地呈现历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研究者付出艰辛的努力,披沙拣金,去伪存真,去发现已被时间尘封的历史真相。当然,历史真相的呈现,不只需要精湛的专业功夫,还需要秉持学术良知,有时它还需要足够的学术勇气。如同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以立于“地狱的入口处”的坚定与勇气从事科学研究。
对于历史研究来说,仅仅做到呈现真相还是不够的。历史研究不仅要求真,还要求规律性,不仅要真实地反映出历史发展的过程,还要注意历史发展的关联,注重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即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只有一条路,这就是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提出了历史学融合发展的要求,这个融合发展,既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及考古学等学科的融合发展,也包括中国历史研究院院内院外学科力量的协同发展。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加强与国际历史学界的交流,汲取一切优秀的研究成果,借鉴有益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国历史学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汪朝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研究的多次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贺信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和历史研究一以贯之的高度关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和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历史研究意义的充分肯定;还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和历史研究鉴古知今功能和作用的特别重视,也就是建立在正确认知、严谨认真基础上的历史研究具有经世致用的现实意义。作为史学工作者,我们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的深意所在,从而更好地从事我们的本职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这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我们历史研究工作者提出的要求。第一,从中国近代的历史看,中国革命的成功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党领导的成功经验,毛泽东同志将其总结为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第二,从历史研究自身看,历史研究的使命就是正确总结历史经验,鉴古知今。既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那么历史研究本身也就具有人民性的特质。第三,史学研究的人民性,要求我们的史学著述以正确的史观为引导,将科学的历史知识传播给大众。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中领会和研究世界历史,必将为我们的世界史研究打开无比广阔的空间,值得我们世界史研究者为之百倍努力奋斗,书写能够代表中国史学研究水准的著述,真正做到总书记指示与要求。
邢广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
中国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繁荣的大好时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而且历史研究也需要在新时代的大潮中不断得到发展,并为新时代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如何加强新时代历史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即“融合发展”的思路。“融合发展”是历史科学发展的新方向,而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顺应了历史科学“融合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力量整合起来,实行融合式研究,才能使我国的历史科学逐步发展和壮大起来,才能使我国的历史研究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中国的历史研究需要通过融合发展,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的高水平的历史学家。中国需要站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个历史学科制高点上的历史学大家,这是中国气派的历史研究“融合发展”最重要的人才体现,是进一步繁荣中国特色的历史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借助“融合发展”着力推出一系列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这是中国气派的史学发展重要载体的体现。一批学贯中西历史学家的涌现和一批具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的问世,是中国特色历史研究发展繁荣的最重要的标志。高水平人才和高水平成果的叠加,是中国历史研究“融合发展”所需要追求的目标。
夏春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为此专门发来贺信,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中国历史研究院要乘势而上,不辱使命。这里简要谈三点学习体会。
一是要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学术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完整概念,所谓“中国特色”,指具有中国特点、切合中国国情、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目前,我国发展正处在关键节点上,全党全体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显得至关紧要,而这四个自信,都与科学、正确地解读历史紧密关联。要坚决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目前,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历史学的发展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总体上还不太相称。特别是中国史研究,其学术根基和中心理应在中国。要主动引领学术潮流,掌握学术话语权,而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要通过三大体系建设,大力彰显历史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三是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上发挥积极作用。这12个字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作为中国历史研究院新成立的研究所,历史理论研究所下设9个研究室,除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中外史学理论外,还包括历史思潮、国家治理史、中华文明史、中国通史、中外文明比较、海外中国学研究等,在学科设置上体现了这12字理念。目前,我们一边建所,一边搞科研,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杨艳秋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举措,贺信为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提出了立于新时代潮头,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的重要而光荣的历史任务,这是党对历史研究工作赋予的历史重任,也体现了党对历史研究工作者历史担当的高度信任。
贺信将史学与时代和社会关系的命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中国史学的发展也是如此,因此,在满足社会需要、解决时代问题的工作中,史学工作者应当有自己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为中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指明了基本的路径和方向,新时代中国史学的发展,需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具有自身的历史合理性和学理科学性的历史解释体系。
首先,把握中国史学的时代精神和历史精神,在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新的认识的基础上构建当代中国史学话语体系;其次,在对中外优秀史学理论遗产的综合研究中,在汲取世界优秀理论遗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探索研讨中国历史的新思路、新方法;最后,将中国史学置于世界史学的发展背景下进行考察,创新对中国史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