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有效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指出“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中央政治局常委会4月8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工作,也特别强调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当前,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我国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外需受疫情冲击较大,内需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疫情直接影响居民收入,部分群众基本生活面临的困难可能增多。要认识到,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拉动力,扩大内需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根本立足点,必须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加快推进复工复产。更要认识到,民生连着内需、连着发展、连着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拉动消费,又促进投资,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才能有效扩大内需,更好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潜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必须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发挥好“三农”的压舱石作用,就能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我国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储备充裕,完全有能力保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要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加强粮食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管,继续做好猪肉、果蔬等副食品生产流通组织,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抓好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地见效,针对部分企业缺工严重、稳岗压力大和重点群体就业难等突出矛盾,因地因企因人分类帮扶,提高政策精准性,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更好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要强化对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适当提高城乡低保、抚恤补助等保障标准,把因疫情和患病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发放临时生活补贴,相关价格补贴联动机制要及时启动。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守住安全生产底线,抓实安全风险防范各项工作,越是加快复工复产越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消费旺了,经济才会是一池活水。我们不仅要抓紧落实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让群众有能力消费,还要针对性解除群众后顾之忧,让群众敢于消费、放心消费。要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促进生活服务业正常经营,让群众在做好自身防护前提下积极消费。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要,适应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趋势,着力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
困难挡不住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我们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内生动力,就一定能克服疫情影响,赢得发展主动,尽快把经济搞上去。